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初心不变,共克时艰 ——生环学院2020级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抗疫专题组织生活

发布时间:2022-04-19浏览次数:494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弘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旋律,使青年员工自觉从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增长智慧,增强信心,积极成长,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月18日下午,太阳集团tcy87222020级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在线上开展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初心不改,共克时艰”的专题组织生活。
1
      上海突然爆发的疫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在这紧张的时刻,医护人员、一线工作者、志愿者以及足不出户的居民,日夜坚守,苦苦支撑,每个人都为打赢这场战役而努力着。支部第一党小组的李嘉慧同学,讲述了疫情发生过程中,“临时妈妈”梁洁、外卖小哥崔崔、跑腿小哥汤海泱他们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不认识”的“大白”和“小蓝”朋友们,他们是我们熟悉的老师、亲切的同学,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在这艰难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多读书,调节好情绪,在精神上战胜疫情。
2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都是战士!第二党小组的包洁欢和李昕同学深情朗诵了《我们都是战士》:“这是一场战争!这是一场没有枪、没有炮、没有硝烟的战争……但这是一场有病毒、怀疑、恐惧、谣言和歧视的战争……当所有这一切结束后,我们又有了一个伟大的英雄的故事”。那么多人为恢复到疫情以前的生活而坚持着、努力着,我们有理由相信抗疫胜利的那天已经不远了。
3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各项机遇与挑战,在此局势下,青年人应当怎么做,第三党小组和第四党小组分别表达了他们的看法。回首党的一百年来的风雨历程,是我们党披荆斩棘的一百多年,是不负众望的一百多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一百多年。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新冠疫情爆发加剧了这些变化。病毒不分国界和种族,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休戚与共、紧密相连。作为青年党员,我们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让我们一同守卫自己,守卫校园,共克时艰。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没有一种困难能将我们打败。
4

5

 “生环青年说”系列微党课继续开讲,本次微党课由生态学党支部的庞育兰讲述国旗背后的故事。

      五星红旗象征着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团结,升旗仪式表达了亿万人民对国旗的热爱之情。庞育兰以讲故事的形式,为我们介绍了升旗仪式的变革。从一人升旗、二人升旗、三人天安门国旗班到36人国旗护卫队、96人国旗护卫队,为我们分享了升旗仪式的整个发展历程。
8
      庞育兰就天安门升旗仪式注意事项展开了叙述,为大家讲解天安门每天的升旗时间,固定在早晨4点36分到7点36分。如果有幸现场观看的话,选择在秋冬季最佳。她提到每个月的1号是大升旗,除有36名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以外,还有63名的军乐队官兵现场奏国歌,升旗仪式很隆重。此外,庞育兰还给大家分享了升旗高度和升旗时间。

      胡其俊是天安门广场上升旗时间最长的一名升旗手,长达26年,创下了“一人升旗”的纪录。这名升旗手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故事呢?庞育兰进一步为我们深刻讲述了胡老的感人事迹。当时22岁的胡其俊刚参加工作不久,第一次领到这么大的任务激动地一宿没睡。之后终于突破重重艰辛升起国旗,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旗杆的顶端,胡老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26年的升旗岁月中,胡老创造了很多第一。比如1953年3月6日,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去世,胡老凭着自己的经验完成了首降半旗。从那以后,他的标准沿袭至今,已经写入了国旗法。升旗并不轻松, 胡老曾不止一次被从基座上连人带旗吹下来,尽管这样,胡老升旗26年也没出过任何差错。不仅如此,胡老对待工作更是严守纪律,严格保密,这么多年来没有一张照片上留下过他升旗的场景,也找不到任何一篇关于他的报道,甚至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具体工作。他说“干我们这种工作,每天和国家领导人接触,能不保密吗?”直到退休后,胡老依旧自食其力、默默无闻,儿子曾劝他写点东西发表在报纸上,他断然拒绝并强调“组织要求保密”。 2007年10月1日胡老因心脏病去世。他的遗体被一面国旗从头到脚覆盖着……他曾经一次又一次升起的这面国旗,在这个国家上空飘舞过26年。从那之后一直到他离世,这面国旗一刻也不曾离开过他。胡其俊老先生值得我们敬佩,而他的事迹也值得我们铭记与传颂。

6

      当下正值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无数大白与小蓝都在默默付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好防护,守护校园安全。期待疫情早日结束,让我们重新拥抱春天。


图、文:张芽茹 庞育兰 来源:太阳集团tcy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