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党,筑梦未来”——生态学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

发布时间:2022-05-30浏览次数:520

      为承五四精神,扬青春风采,太阳集团tcy8722生态学博士生第一党支部于5月26日晚上在腾讯会议召开主题为“青春向党,筑梦未来”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本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重要讲话,毕业生党员进行博士生学习和职工活分享。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姚芳芳老师主持。

1


      入党积极分子刘志斌同学分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刘志斌同学介绍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立过程,青年团在新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的使命,以及习总书记对共青团的期盼和要求。刘志斌同学结合近一个月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和区块疫情防护志愿者工作,与大家共勉: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

     
      刘超男同学用“Work hard and enjoy yourself”为主题进行博士生学习生活分享。她说博士生涯,是人生一段重要的旅程,最好的状态就是要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学会享受时光。读博之路荆棘密布,从研究方案构思、野外调查、室内实验、数据处理、文章撰写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当大家决定开启博士生涯时就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结合自己六年的直博经历,刘超男同学说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抓住两点:一要尽早确定研究方向,不要轻易修改方案,更不要推倒重来;二要学会与导师沟通,并与同门师兄弟关系融洽,使自身处于相对轻松的氛围。另外,要正视延期毕业,学会调节情绪,做好心理建设。我们要经常与亲朋交流,必要时通过心理咨询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提高效率,更好地投入科研工作。

      许洺山同学分享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联合培养所见所感”。许洺山同学在华师大度过了九年时光,包括三年硕士,两年研究助理和四年博士。他说这一年的职工活是一段非常珍贵的人生体验。因为疫情的关系,他果断抉择,放弃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联合培养的方案,改签疫情管控相对较松的德国。哥廷根大学建立于1734年,培养出45位诺贝尔奖得主,很多中外名人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因此他非常珍惜来哥廷根大学学习交流的机会。初到哥廷根,疫情非常严重,三级封锁4个月,员工线上学习为主,每个办公室仅允许1人办公,与导师交流、讲座和组会均在线上进行。后来随着疫情好转,生活学习逐步恢复正常,考察野外生态站,进行集体研修,参加课题组聚餐,也有机会去欧洲其他国家领略不同的异域风情和自然地貌,受益匪浅。许洺山同学建议同学们积极争取出国留学的机会,让自己的博士生涯更加充实和完美。


      随后,与会同学进行充分交流。姚芳芳老师希望博士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不断追逐自己的青春梦想;也希望每位在读博士生都可以合理规划人生。虽然受疫情影响,目前很多研究工作被耽搁了,学习状态也不是最佳,但需要积极调整心态,尽可能使学习生活两不误,充实自己的人生。

图、文:刘志斌、刘超男、许洺山、姚芳芳
来源:太阳集团tcy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