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cy8722举办第13期“光华”研究生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18-09-30浏览次数:1952

       2018922日上午,太阳集团tcy8722第十三期光华研究生学术论坛在资环楼148举行,本期主题是“微生物与分子生态学专题论坛”。

图片1

    本次光华论坛的主持人是邓杰老师,简短的开场介绍后,胡文思同学带来了主题名为“弱流体作用下藻细胞空间超均匀斑图机理和功能”的报告。胡文思同学首先利用曲奇饼干中蔓越莓的分布形象的给大家描述了超絮凝现象,他强调,超絮凝这一看似成熟实质难以突破的技术,目前多用于感光材料,但其前景广阔,非常值得研究,随后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及进展。

图片2

    第二位报告人是苏鑫同学,她的报告题目是“森林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功能及真菌群落结构对极端干旱的响应”,她从介绍土壤碳库的重要性出发,着重介绍了自己的实验方法、设置条件及原因等。

图片3

    第三位是傅学聪同学,她的报告题目是“水产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傅同学主要对抗性基因进行了综述,包括抗性基因的数量、种类及分类原则等。精彩的分享后,邓杰老师给出了一定建议和指导。

图片4

    第四位是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李淼同学,她的报告题目是“高脂饲料促进罗非鱼脂肪蓄积的肠道微生物学机制初探”。李淼同学是主要研究肠道微生物的,这次她带来的是研究热度较高的关于人体脂肪代谢的分享,老师也在李同学分享后对实验中的浓度梯度设置方面提出问题,李同学表示这给她们课题组带来了新的灵感。

图片5

    第五位是汪冰寒同学,他的报告题目是“长江中游淡水湖泊沉积物中M.oxyfera-like菌与anammox菌多样性与共存研究”。汪冰寒同学主要研究方向是水中的N循环,他们通过测定不同水位的PCR甲烷基因等来探究。研究相关领域方向的陈雪初老师非常感兴趣,他指出了实验数据的一些问题,建议汪同学多思考选用合适的测定方法,减少实验误差,汪同学也正好就此机会向陈老师请教了阳子湖pH很高的异象,陈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或由于藻类等沉水植物导致的。

图片6

    第六位是陈志杰同学,他分享了一篇在《Nature》上发表的“SAR11 bacteria linked to ocean anoxia and nitrogen loss”。

图片7

    第七位是朱梦晨同学,她带来了一篇predicting the structure of soil communities from plant community taxonomy, phylogeny, and traits”。

图片8

    第八位是李倩雅同学,她报告的主题是insights into the co-adaptation between insects and their host plants”。

图片9

    最后,邓杰老师进行总结,对与会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太阳集团tcy8722第十三期研究生光华学术论坛圆满结束。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本期论坛是新学期的首次光华论坛,人云密集,讨论声声,在论坛规模上,不仅有环境科学相关的报告出现,更吸引到兄弟学院的老师同学参与,光华论坛正在积极扩大活动影响力,提升活动品质,以期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更专业的展示交流平台。

作者:张新雨  摄影:范舒雅  来源:太阳集团tcy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