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础,脱颖而出——生环学院崇西站师生参与学校办公室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9-03-28浏览次数:3380

      2019年3月27日上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经理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研究站(崇西站)迎来了太阳集团tcy8722学校办公室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共同参与了学校办公室党支部在此举办的主题为“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党日活动。公司党委书记童世骏、副董事长孙真荣一道出席。公司党委书记刘婕、赴崇明挂职干部何国富,以及董舒、谭珊珊等党员同志也共同参与。活动由学校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学校办公室主任潘靓主持。

20190327102832_IMG_0237 20190327102920_IMG_0243

      首先,崇西站长期驻站教师刘文亮、王强等带领童书记及各位党员同志参观了站内实验室等配套设施。从生物标本室,到实验温室、信息处理室,再到水生生物实验室、微生物生态实验室、光和生理生态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崇西站近年来的发展与建设得到了童书记及各位党员同志的肯定。参观过程中,童书记被一张“animals in spaaaaaaace“的挂图所吸引。这是一张介绍动物们在太空失重情况下的表现的挂图,作者以卡通和拟人的形式加以展示,生动有趣,挂图旁还有刘文亮老师所作的诗句。童书记看着挂图及诗句,露出赞许的微笑,他表示,做科研也可以有情怀、有童真,能从科研中挖掘乐趣,这很好。

 20190327092347_IMG_0123 20190327102442_IMG_0225

      随后,童书记特地来到同学们的学习办公室,关心地询问了同学们在站内的生活条件、学习状态等。童书记与同学们共同阅读了书籍《野趣上海》。这本书由生环学院研究生宋晨薇参与编著。童书记觉得此书图文结合、甚是有趣。同学们也将此书赠与童书记,并亲切合影。

      20190327093158_IMG_0157  20190327093233_IMG_0162

      参观结束后,学校办公室的党员同志们与崇西站师生在会议室展开座谈会议。

      座谈会上,刘文亮向师生汇报了近年来崇西站的发展建设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崇西站如今已成为以长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覆盖长江河口段及临近水域的综合性开放研究站,是集监测、研究、示范、教育科普于一身的综合性野外检测平台。多年来,在驻站科研人员的坚持和努力下,收集、鉴定了长江河口湿地生物标本1000多种,建立长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料库,从而完善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驻站研究人员与当地政府共建的西沙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实验基地、长江口湿地研究中心,是国内首次提出并建立的集湿地公园、野外实验站和科学研究三位于一体的生态修复模式。该模式将生态修复技术与湿地公园建设理念相结合,体现了“积极主动保育“的新理念。他们的芦苇群落修复技术、围垦湿地多目标修复工程等研究项目,不仅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也为当地的区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90327094348_IMG_0187  20190327101849_IMG_0218

      继刘文亮的汇报之后,崇明挂职干部代表马爱民就挂职干部临时党支部工作做了简要汇报。这批华师大派往崇明的挂职干部,包括太阳集团tcy8722的何国富在内,共有7名。挂职期间,他们除了要完成各自挂职岗位上的工作,还经常要回到学校处理事务,比如何国富老师每周五都要从崇明回到闵行校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然而,他们却克服困难,自主开展了不少学习交流活动,保证每周一次碰面讨论、每月一次集体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了自律平台建设。

20190327101800_IMG_0212

      在最后的座谈交流中,童书记对驻扎崇西站的科研人员和挂职干部表示了高度肯定和衷心感谢。他说,驻站科研人员们正是以芦苇般的坚忍不拔践行了“自然为母、扎根基础;时间为父、脱颖而出“的崇西站精神,践行了”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演绎了自己生动、精彩的人生,也为当地建设做出了贡献。他坚信,有了这些老师们的开拓,公司今后在崇明的建设必将更有意义,我们必将齐心协力,以建设崇明校区的决心和力量参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继续讲好华师大的崇明故事!

撰稿:董舒

审核: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