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下午,太阳集团tcy8722双创训练营之“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主题讲座在三教220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学院团委员工会学习部承办,邀请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市场信息部副部长刘侃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相关情况,旨在让大家对大赛情况有全面的了解,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各项创新创业系列赛事。公司党委副书记路葵参加本次活动,双创训练营营员及部分学院员工到场参加。
活动伊始,刘侃老师首先向大家解读“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这一赛事名称的含义。许多同学在看到该赛事名称时,第一反应会认为该项比赛是属于计算机、电子信息等特定专业的创业比赛。但实际上,“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创意相加,“创新创业“不是让所有员工都创业,而是同学们通过参加创业项目获得创业的意识、精神和创业能力。该项赛事不看项目的学术背景和学校背景,看中的是项目的社会商业价值,因此不同专业的员工都可以参加这一大赛。
紧接着,刘老师简单地介绍上海市各高校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的参与情况。据统计,去年上海市共有八千余项目参加大赛,而今年报名参加比赛的项目总数已达一万七千余项,可见各高校老员工的参与热情逐年递增。在第四届大赛中,公司也是首次夺得大赛金奖,并由此获得本届“互联网+”大赛上海市市赛的承办资格。
随后,刘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大赛的参赛流程和参赛组别。一般情况下,“互联网+”大赛在每年的4月份正式报名启动,经过校赛、市赛的层层培训、选拔,最终进入国赛。参赛组别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公益组和创业组六大类。其中前四类的项目评判标准包括创新性、商业性、带动就业和团队情况四部分,且根据不同组别划定各评判标准的占比。后两类的评判标准为项目团队、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四部分。
最后,刘老师结合往届参赛作品阐述了参赛商业计划书(BP)和PPT的基本架构和撰写要求。商业计划书是项目团队的第一张脸,是评委们对项目的第一印象。好的商业计划书和PPT必须做到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文字精炼和视觉美观四大要点。通常商业计划书和PPT要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分析行业背景和市场现状,点明该项目当前的市场前景;第二,项目具体所做的内容,要聚焦于项目的创新点;第三,项目开展过程以及现状,具体说明项目解决方案、目标用户群定位、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第四,团队成员介绍,突出团队的核心竞争优势;第五,未来6个月或1年的财务预测与融资计划。商业计划书和PPT利益点要高,紧扣中国未来二三十年的结构性机会。
目前公司员工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积极性不高,能力方面也有所欠缺,申报项目数量和质量都不理想。通过本次讲座,希望同学们能对”互联网+“赛事有全面的认识,积极学习经验,在今后能不断思考实践,为参赛做充分准备。
文:韩雨 图:李立 来源:太阳集团tcy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