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cy8722团委实践部创课大赛团队在和平大院社区中心开展了两次共四课时的社区环保课程。本次队伍包含五名成员,共同负责课程的教授,本次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和平大院社区中的老年人和孩子们。
2019年11月23日上午8点半,实践部创客团队首次来到和平大院社区中心开展前两节社区环保课程。第一节课程为理论课程,主讲人王恺元以垃圾的旅途为切入点,展现了垃圾从投入小区垃圾桶后最终送到垃圾场途中的全部过程,普及了垃圾中转站、集装箱码头运输垃圾、上海最大处理厂老港垃圾处理厂等基础知识。随后,他讲到了垃圾的不同处置方式,虽然“垃圾焚烧”、“湿垃圾堆肥”等概念老人和孩子们都能说出,但它们与垃圾分类的联系却似乎没有被深究过。主讲人由此诱导老人和孩子们思考,点明了平时的垃圾分类其实是为了在末端能够合理地处理各种不同的垃圾。
团队成员王恺元在授课
第一节课的下半部分由队伍成员任通通授课,他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展现世界上一些新奇的垃圾处理方式。电子垃圾可以做成奥运会金牌、口香糖回收可以做成鞋子、塑料瓶回收后竟然被做成了衣服、素来被认为是害虫的蟑螂竟然可以吃湿垃圾,老人和孩子们对这些新奇的案例纷纷称奇。
团队成员任通通在授课
同一天的第二节课程,内容为环保帆布袋的绘制。由生环团队提供环保帆布袋,老人和孩子们在其上作画。大家发挥着各自的想象力,沉浸在创作的愉快氛围当中,转眼就到了下课的时间。老人和孩子们的独特创意,化为精致漂亮的画作装饰着帆布袋,背着这“环保时尚”的帆布袋,老人和孩子们开心地进行了合影。
社区老人和孩子们在进行环保帆布袋的绘制
社区老人们与自己作品的合影
这两节课程通过讲述垃圾分类与垃圾的处理方式引导社区老人孩子们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我们应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同时,通过手绘帆布袋,减少塑料袋使用,用实际行动传播低碳环保理念。
2019年11月30日上午8点半,创课大赛生环团队再次造访和平大院社区中心开展了第三四节社区环保课程。
第三节课的主讲人为团队成员曾艾群,她以生活中因善心的放生行为切入点,讲述了入侵物种对环境的危害,启发老人和孩子们,放生这种看似善举的行动,可能也会招致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老人和孩子们也惊叹于餐桌上常见的牛蛙、小龙虾等,都是入侵物种。同时,曾艾群还讲到了科学放生的概念,说明放生要讲究时间、地点、环境,告诉老人和孩子们不能闹出放生反而是害了小动物的笑话。
团队成员曾艾群在授课
第四节课手工课程内容为滴胶制作。这节课不仅是让老人和孩子们用调制出的滴胶制作项链、手镯及各种小饰品,生环团队还提供了加拿大一枝黄花、一年蓬等植物的干花,而这些植物都是第三节课中提到过的入侵物种。生环团队通过这种手工制作滴胶封存的方式,进一步加深老人和孩子们脑海中入侵植物的概念和印象,贯通第三节课中讲授的科学放生知识。
放有干花的滴胶手镯
精彩生动的理论课程和多样有趣的手工课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让生环团队的环保生态课程在和平大院社区中心大获好评,期待他们在创课阶段的下一环节中再一次大放异彩,更好的向社会传递生态文明理念。
文:任通通 图:臧越 曾艾群 来源:太阳集团tcy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