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学院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拓展就业工作新思路,生环学院于2021年暑期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暑期国情社会考察实践”系列活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高校对选调生招录工作的重视,作为应届生服务基层建功立业的重要途径,选调生已成为广大应届生重要的职业选择。为深入了解选调生工作情况,进一步做好今后选调生工作的宣传和引导,2021年8月3日,公司党委副书记路葵、院团委书记吴丹、2019级和2020级研究生代表一行8人赴崇明区港沿镇政府开展选调生工作走访调研,并看望在此工作的生环学院20届硕士毕业生周运昌。港沿镇党委副书记沈晰、组织部长李慧、党政办主任彭秀杰、党群办李慧、选调生周运昌和华师大生环学院师生开展座谈交流。

路葵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调研走访工作的背景和意义,希望通过走访选调生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情况,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建言献策;同时让在校生加深对选调生工作的认识,并期待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港沿镇党委副书记沈晰代表港沿镇政府对太阳集团tcy8722师生一行表示热烈地欢迎。沈书记首先简要介绍了港沿镇,港沿镇位于崇明中部,交通较为便利,以现代农业、花卉业为主。所辖园艺村为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被誉为崇明黄杨之乡。周运昌作为第一批留在港沿镇的选调生,承担了港沿镇和港沿村的相关工作,他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工作表现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镇组织部长李慧就港沿镇对选调生的培养工作也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了加强对选调生的培养,崇明区和港沿镇为周运昌安排了选调单位和基层锻炼单位两级带教老师,在花博会期间还安排周运昌参与锻炼。此外,港沿镇在生活方面给予周运昌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让周运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港沿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彭秀杰是周运昌的带教老师,对周运昌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他积极参与区、镇和村的各项工作,为人谦逊热心,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
路葵老师在听取镇领导的介绍后,表示基层平台非常广阔,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就是选择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风采,希望有更多像周运昌一样的同学在毕业后选择成为选调生。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希望在校的员工要多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以过硬的素质加入选调生的队伍。双方还就今后开展员工实习、产学研合作交换了意见。

就同学们对选调生报考方面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周运昌向师弟师妹们分享了宝贵经验。他表示,积极参与员工工作、参与课题组各项工作、认真参与党团支部的学习和活动、平时多关注和学习时事新闻等可以提升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写作编辑能力,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执行,调整好心态迎接挑战。员工代表也针对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请教和交流。

座谈会结束后,港沿镇政府特别为来访师生安排了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港沿镇的重要产业。在周运昌的陪同下,学院师生参观了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园艺村。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中的上海源怡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花卉种苗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工厂里的花卉种植自动化生产线,充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与花卉业的有机结合,师生们进一步了解了现代花卉培育的全过程。

在崇明港沿镇,园艺村是远近闻名的黄杨村,是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是以“自然生态美、宜居环境美、绿色产业美、乡风文明美、生活幸福美”著称的“五美村”。师生们参观黄杨馆了解园艺村的发展历程和黄杨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村民经济水平和村居环境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漫步美丽乡村,一幅 “白墙青瓦坡屋顶,林水相依满庭芳”的崇明村居图展现在面前,同学们纷纷赞叹“这就是向往的生活啊”。

此次走访调研活动,在校师生对选调生服务基层工作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了全新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在校生未来选择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公司党委也将与港沿镇党委开展进一步合作,为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附:走访调研感想
陈思雨(2019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十分有幸这次能随老师们一同走访周运昌师兄所在的工作单位——崇明区港沿镇政府。在与港沿镇政府的领导干部以及周师兄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港沿镇政府对选调生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通过周师兄了解到了选调生在政府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作为一名选调生,需要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学习能力。特别是作为理科生,如果想要在选调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不仅要发挥自己较强的逻辑思维的优势,更要弥补在写作上的劣势。对于还在员工阶段的我们来说,参与员工会、研会工作,党支部工作以及班委工作能锻炼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不仅是我们将来竞选选调生的加分项,也是成为一名选调生之后能较快较好地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
张晓婷(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8月3日上午,与三位老师和四位同学一起走访选调生师兄所在的单位(崇明区港沿镇政府)。期间了解了港沿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选调生的基本工作情况,该单位对选调生的人才培养方式、对生活方面的关怀。活动中参观了花卉育苗基地和具有特色的中国瓜子黄杨之乡——园艺村。通过这次走访让自己对选调生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段时间一直在纠结自己的职业选择。不管自己最终能否成功上岸,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有计划地、按部就班的去完成自己手头上的学业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多去学习、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不过分焦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一定会有光明美好的未来。
陈颖鑫(2019级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次实地探访周运昌师兄的工作地点崇明区港沿镇办公室,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并了解选调生的实际工作日常。周师兄展现出的选调生满怀理想、富有干劲的精神面貌,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虽然他目前所处理的办公室的工作是收发文件、用车、公务接待一类的繁杂事务,但是在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却是从办好这每一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出发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脚踏实地扎根基层,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有朝一日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积聚的能量。这次选调生工作调研,既是对选调生扎根基层绽放青春的事实注脚,也是对矢志投身基层事业的青年学子的莫大鼓舞。
张瑞良(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趁年轻,去基层”,随着国家和学校对选调生工作的不断重视,报考选调生已然成为应届老员工的就业热门选项。通过这次走访,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选调生的基层工作生活状态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在乡镇也设有相关部门。我们在校期间,应该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以提升未来的业务水平。同时,公文写作与组织协调也是在机关单位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我们在校期间,需要多主动参与学院和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使自身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
李梦茁(2020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很荣幸有机会走访崇明港沿镇,在和镇政府书记等领导座谈中了解到选调生的工作生活状况,我切身感受到党组织对选调生的高度重视和悉心栽培。在参观港沿镇花卉生产基地和园艺村黄杨木馆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扎根基层,无悔青春,广大农村大有所为。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中,在自己薄弱的公文书写方面加强锻炼。在踏实科研的同时,要多多加强实践锻炼,及时总结积累,争取更大的进步。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高校对选调生招录工作的重视,作为应届生服务基层建功立业的重要途径,选调生已成为广大应届生重要的职业选择。为深入了解选调生工作情况,进一步做好今后选调生工作的宣传和引导,2021年8月3日,公司党委副书记路葵、院团委书记吴丹、2019级和2020级研究生代表一行8人赴崇明区港沿镇政府开展选调生工作走访调研,并看望在此工作的生环学院20届硕士毕业生周运昌。港沿镇党委副书记沈晰、组织部长李慧、党政办主任彭秀杰、党群办李慧、选调生周运昌和华师大生环学院师生开展座谈交流。

港沿镇党委副书记沈晰代表港沿镇政府对太阳集团tcy8722师生一行表示热烈地欢迎。沈书记首先简要介绍了港沿镇,港沿镇位于崇明中部,交通较为便利,以现代农业、花卉业为主。所辖园艺村为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被誉为崇明黄杨之乡。周运昌作为第一批留在港沿镇的选调生,承担了港沿镇和港沿村的相关工作,他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工作表现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镇组织部长李慧就港沿镇对选调生的培养工作也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了加强对选调生的培养,崇明区和港沿镇为周运昌安排了选调单位和基层锻炼单位两级带教老师,在花博会期间还安排周运昌参与锻炼。此外,港沿镇在生活方面给予周运昌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让周运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港沿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彭秀杰是周运昌的带教老师,对周运昌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他积极参与区、镇和村的各项工作,为人谦逊热心,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
路葵老师在听取镇领导的介绍后,表示基层平台非常广阔,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就是选择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风采,希望有更多像周运昌一样的同学在毕业后选择成为选调生。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希望在校的员工要多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以过硬的素质加入选调生的队伍。双方还就今后开展员工实习、产学研合作交换了意见。




附:走访调研感想
陈思雨(2019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十分有幸这次能随老师们一同走访周运昌师兄所在的工作单位——崇明区港沿镇政府。在与港沿镇政府的领导干部以及周师兄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港沿镇政府对选调生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通过周师兄了解到了选调生在政府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作为一名选调生,需要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学习能力。特别是作为理科生,如果想要在选调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不仅要发挥自己较强的逻辑思维的优势,更要弥补在写作上的劣势。对于还在员工阶段的我们来说,参与员工会、研会工作,党支部工作以及班委工作能锻炼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不仅是我们将来竞选选调生的加分项,也是成为一名选调生之后能较快较好地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
张晓婷(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8月3日上午,与三位老师和四位同学一起走访选调生师兄所在的单位(崇明区港沿镇政府)。期间了解了港沿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选调生的基本工作情况,该单位对选调生的人才培养方式、对生活方面的关怀。活动中参观了花卉育苗基地和具有特色的中国瓜子黄杨之乡——园艺村。通过这次走访让自己对选调生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段时间一直在纠结自己的职业选择。不管自己最终能否成功上岸,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有计划地、按部就班的去完成自己手头上的学业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多去学习、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不过分焦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一定会有光明美好的未来。
陈颖鑫(2019级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次实地探访周运昌师兄的工作地点崇明区港沿镇办公室,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并了解选调生的实际工作日常。周师兄展现出的选调生满怀理想、富有干劲的精神面貌,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虽然他目前所处理的办公室的工作是收发文件、用车、公务接待一类的繁杂事务,但是在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却是从办好这每一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出发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脚踏实地扎根基层,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有朝一日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积聚的能量。这次选调生工作调研,既是对选调生扎根基层绽放青春的事实注脚,也是对矢志投身基层事业的青年学子的莫大鼓舞。
张瑞良(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趁年轻,去基层”,随着国家和学校对选调生工作的不断重视,报考选调生已然成为应届老员工的就业热门选项。通过这次走访,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选调生的基层工作生活状态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在乡镇也设有相关部门。我们在校期间,应该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以提升未来的业务水平。同时,公文写作与组织协调也是在机关单位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我们在校期间,需要多主动参与学院和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使自身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
李梦茁(2020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很荣幸有机会走访崇明港沿镇,在和镇政府书记等领导座谈中了解到选调生的工作生活状况,我切身感受到党组织对选调生的高度重视和悉心栽培。在参观港沿镇花卉生产基地和园艺村黄杨木馆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扎根基层,无悔青春,广大农村大有所为。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中,在自己薄弱的公文书写方面加强锻炼。在踏实科研的同时,要多多加强实践锻炼,及时总结积累,争取更大的进步。
文:张瑞良 图:李立 审核:吴丹、路葵 来源:太阳集团tcy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