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cy8722举办第42期“光华”研究生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1-10-20浏览次数:1611

2021年10月18日下午1:00,太阳集团tcy8722第42期研究生光华学术论坛在资环楼148举行,本期论坛由生环学院苏应龙老师主持。
照片1
主持人苏应龙老师
01|聂琦 基于纳米金粒与纳米铜簇的双通道比色荧光传感器设计及在卡那霉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报告的是来自周天舒老师课题组的聂琦同学,她的口头报告题目为《基于纳米金粒与纳米铜簇的双通道比色荧光传感器设计及在卡那霉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设计了一种比色荧光双通道检测卡那霉素的方法,结合颜色和荧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实现卡那霉素浓度的高灵敏检测,整个反应过程可在2分钟内完成。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法不仅具有比色法直观、简便的优点,还具有荧光法的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且操作过程简单、响应时间短,为环境中抗生素的快速灵敏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照片2
生环学院聂琦


02|桑林凤 光助MIL-101(Fe)活化过氧化氢体系氧化降解洛克沙胂及吸附去除生成的砷酸根

      第二位是来自赵雅萍老师课题组的桑林凤同学,她的进展快报题目为《光助MIL-101(Fe)活化过氧化氢体系氧化降解洛克沙胂及吸附去除生成的砷酸根》。研究提出了一种同步降解有机砷与吸附去除生成的无机砷相结合的可持续方法,即将催化效果和吸附效果均优秀的铁基 MOFs材料应用于类 Fenton体系中,实现了有机砷和无机砷整体化的高去除率。



照片3
生环学院桑林凤

03|曾鹏 基于三维建筑/植被景观模式探究灰绿空间比例的变化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车越老师课题组的曾鹏同学,口头报告题目为《基于三维建筑/植被景观模式探究灰绿空间比例的变化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研究指出:建筑景观的粗糙度(MAH、AHSD)和碎片化(HBR)是影响LST的主要因素。建筑景观格局会影响植被景观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调控,而建筑物的调控作用受植被的影响很小。在建筑景观的影响下,TGI和MVH指标在城市热环境的调节中的重要性得以增加,而VCR对LST的调节幅度下降。不同建筑和植被的覆盖比例差异对LST变化归因有显著影响。当建筑覆盖占优时,影响LST最主要的景观度量全为建筑相关指标,且随着其优势的增加指标类型趋于稳定。当植被覆盖占优时,随着其优势的增加,SHDI_V、VHSD、HVR和FAR对LST的影响逐渐增加,而MAH、BCR和LSI_V的影响逐渐降低。
照片4
生环学院曾鹏

04|杨汇莹 深渊海沟作为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的存储和指示
      上半场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马黎萍老师课题组的杨汇莹同学,她的进展快报题为《深渊海沟作为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的存储和指示》。文章揭示了海洋环境中ARGs的背景水平和污染过程、表明MT沉积物可作为监测人为因素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检测对象,并首次对深渊沉积物ARGs解析、发现沉积物中ARGs的积累、表明人类活动已经影响到地球最深处的角落,还鉴定出3种富集的抗性基因(cfxA2, ermF, mefA)和细菌宿主(Streptococcus)作为生物标志物,为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
照片5
生环学院杨汇莹

05|范卿雅 Fe(II)氧化形成的铁氧化物的晶型与稳定性:共存矿物的影响
      下半场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王兆慧老师课题组的范卿雅同学,她的口头报告题为《Fe(II)氧化形成的铁氧化物的晶型与稳定性:共存矿物的影响》。研究表明:FeSO4体系初始合成的铁氧化物为针铁矿和纤铁矿,FeCl2体系的初始产物中生成了磁铁矿和磁赤铁矿,表示Cl-延缓了Fe(II)的氧化。两种阴离子不改变初级产物的老化途径,但影响老化产物中各矿物组分的比例、稳定性和磁性等。在FeSO4体系,蒙脱石促进水铁矿的生成并抑制转化,蒙脱石和高岭土溶解释放的硅和铝均抑制了羟基氧化铁的生成,但对纤铁矿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在FeCl2体系,与空白体系相比,高岭土和蒙脱石抑制了纤铁矿的生成。CaCO3和SiO2可促进水铁矿的生成,并阻碍水铁矿的转化。增大SiO2添加量会抑制纤铁矿的结晶。CaCO3和Al2O3可抑制针铁矿的形成。CaCO3可促进磁铁矿的结晶。与FeCl2体系相比,SiO2、Al2O3和CaCO3均阻碍了四方纤铁矿的形成,抑制磁铁矿的氧化,促进纤铁矿的形成。
照片6
生环学院范卿雅

06|张良茂 Odorant pollutants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iority control analysis along the typical urban food waste stream
      下半场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谢冰老师课题组的张良茂同学,他的进展快报题目是是《Odorant pollutants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iority control analysis along the typical urban food waste stream》。文章指出:“湿垃圾-空气”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主要为含氮和含氧化合物,其次为硫化物等,同时绝大部分污染物之间均具有强且稳健的正向共线性关系。随着湿垃圾废物流的变化,不同的阶段下的排放特征各不相同。在收集和转运阶段,含氧化合物的释放占主导地位。在处理阶段,传统中温堆肥主要以释放氨气为主,压榨脱水和高温堆存则是以释放含氧化合物(挥发酸、醇类和醛酮)为主,同时传统中温堆肥的污染物释放量要高于压榨和高温堆肥。温度、湿度及处理方式共同影响了污染物的释放特征,其中处理方式占主导地位,温湿度等环境因素次之。不同处理方式下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基本类似,可以尝试采用相似的控制方案进行污染物的去除。鉴于乙醛的超标释放,未来除关注臭气污染外,还需重点关注乙醛等醛类物质引发的健康风险问题。
照片7
生环学院张良茂


07|周露露 2D多孔纳米薄片自组装的NiO花球活化过二硫酸盐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

      下半场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徐娟老师课题组的周露露同学,口头报告题目为《2D多孔纳米薄片自组装的NiO花球活化过二硫酸盐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研究通过抑制实验、ESR、PDS分解实验以及拉曼等实验证明其为非自由基的降解过程。研究指出:NiO-12的大比表面积和低电阻改善了PDS活化性能,主要归因于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快速的表面电子转移。BPA降解效率随着NiO-12的循环利用而降低,但可以通过催化剂再煅烧来恢复,制备的NiO-12催化剂对实际包装废水有一定处理效果。
照片8
生环学院周露露


08|衡世亮 多铌氧簇/石墨相碳材料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陆雪琴老师课题组的衡世亮同学,他的口头报告题为《多铌氧簇/石墨相碳材料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研究制备了多铌氧簇-氮化碳和多铌氧簇-石墨烯复合材料,均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良好降解作用。光催化机理分别是的type-II异质结和半导体-石墨烯异质结。研究测试了多铌氧簇-氮化碳和多铌氧簇-石墨烯光催化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在无贵金属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光解水产H2性质。研究期望所制备的催化剂能在处理医药废水的同时又能产生氢气,为能源和环境纳米材料的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照片9
生环学院衡世亮
      各位同学汇报结束后,苏应龙老师组织现场投票,在场同学积极参与,现场选出了范卿雅、衡世亮、聂琦、桑林凤四位同学获得第四十二期光华论坛“最佳汇报奖”。
照片10
第四十二期光华论坛“最佳汇报奖”获得者
附:活动海报
1

文:吴忠玲 图:吴忠玲 来源:太阳集团tcy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