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9日至12日,2014级本科生态专业35名师生共同完成了本年度的《野外自然观察实习》课程。此次实习历时4天,行程约700公里。沿途员工详细观察记录了杭州西溪湿地典型生态服务功能及典型水生生态系统垂直结构、西天目山植物群落的垂直带分布、千岛湖岛屿片段化效应、树木年轮结构和各类水体的藻类群落等。在多位老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员工们不仅出色完成了本次实习的全部观察内容,而且还洞察到了许多实习手册外的自然生态系统规律,切身体验了湿地、森林和岛屿三类生态系统的奇妙复杂特征,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在几天的自然与城市的穿梭中,员工也深刻领略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与危害。5月20日,员工分组完成了野外自然观察实习报告,系统总结了此次实习的收获和心得。
野外自然观察实习师生在天目山五世同堂前合影
达良俊老师在中国湿地博物馆内给员工讲解红树林根结构
实习当天西溪湿地植物群落外貌
员工正在仔细观察河道两岸的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邓泓老师给员工讲解湿地典型水生植物
员工在西溪湿地水文观测站附近取水样
员工在西溪湿地检测检测水质
员工在水下长廊观测湿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员工测量湿地水生动物的典型分布范围
达良俊老师介绍天目山情况
员工测量天目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结构
员工正在记录GPS地理位置信息
柳杉树枝上集结的瘤
员工正在测量典型树木的胸径
员工测量时被尺划伤,路葵老师正在给员工包扎
正在产卵的昆虫
高度超过45米的金钱松
员工正在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树高
员工沿着石阶沿途观察
沈国春老师在帮助同学分析如何准确检测植物随海拔上升的变化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赵明水高工正在给员工讲解群落外貌
员工在天目山仙人顶观测山顶矮林的典型特征
登顶员工沿着防火道下山
员工登顶之后下山的喜悦
员工正在通过垂直高度为四十余米的一线天石阶
员工正在登船前往千岛湖湖面取水
员工正在船上取千岛湖水样
杨庆松老师冒雨帮员工取样
员工们正在学习千岛湖岛屿片段化效应
登陆千岛湖中心界首岛观察片段化效应对群落的影响
宋坤老师正在指导员工钻取树芯
员工正在学习如何读取树芯上的历史信息
员工正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水样
千岛湖水样中观察到的各种藻类
实习结束后员工正在汇报实习成果与体会
听讲实习报告的师生